会放屁并不只是人类的专利。虽然“研究屁”这种事情听起来怪怪的,但是科学家们真的没有在开玩笑。
前段时间,为了整合关于动物放屁的事实,他们在网络上发起了一项关于#什么动物会放屁(#DoesItFart)的话题,记录了80多种动物的放屁习性。
科学家们收集了一份共享文档表格,记录了一些会放屁的动物。https://docs.google.com/spreadsheets/d/19gMMn4Wmw3BNLWMojEy7kgrjnjVB2JlMSwd1s-nYyUc/edit#gid=0
Fartology: The Extraordinary Science Behind the Humble Fart 内文
在哺乳动物世界中,放屁是一件常见的事情。这通常是因为我们肠道的消化作用。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会分解食物,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或者甲烷等气体作为副产品。或者是吃饭时吸入食道里的空气。一个普通人每天都要放屁10-20次,共排出约500-1500ml的空气。
事实上,大部分气体都没有气味。因为通常我们消化道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、二氧化碳和甲烷,这些气体往往量很大,也就是所谓的“响屁不臭”。屁的臭味通常来自硫和硫化氢,或是蛋白质产生的氨。
鬣蜥:这下全世界都知道我会放屁了。| Giphy
有一项研究调查了16名吃了斑豆的参与者,发现他们放屁产生的主要含硫气体是硫化氢和甲硫醇,而这正是恶臭味的元凶。
不过为了在实验中收集参与者的屁,研究者们也是别出心裁,使用了具有气密性的聚酯薄膜马裤,并且还衬垫了可吸附气体的木炭防止气体逸出。
(希望每一个在电梯里偷偷放屁的人都可以配备一个!)
但所有偷偷放的屁都逃不掉红外热成像仪。| 图源网络
而当科学家为了收集狗的屁,甚至开发了一种尾部有试管的狗狗服。在狗的日常生活中收集它们排出的矢气。还使用了专门的气味测试仪评估狗屁的臭味。
在动物界,大象的屁更是臭气熏天,科学家认为因为它们消化道很长,并且由于要分解树皮等难以消化的食物,肠道中会充满很多细菌。不过工作人员已经学会了给他们喂食烤大蒜米饭,来缓解大象中的“臭屁大王”。
海豹和海狮也是臭屁专家,动物园中的饲养员不得不忍受那种“烂鱼和臭鸡蛋的混合味”的可怕气体。它们猜想这是因为它们只吃鱼和螃蟹,这种高蛋白物质通常会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多胺物质。
所以虽然鱼和螃蟹很好吃,但…… | Pixabay
树懒则掌握了憋屁要领。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消化的过程就和它们的行动一样慢,每三周才大便一次。但它们的食物树叶又很容易产生甲烷,如果长期聚积在肠道中,不仅有可能会生病,还有可能撑爆肠道。
因此它们的屁会通过肠道重新吸收到血液里,然后通过呼吸作用排出。
所以树懒放屁到底算不算放屁啊?| Pixabay
有一种鱼将放屁作为生死攸关的大事,这就是灰鳉(Cyprinodon atrorus)。它们生活在墨西哥东北部的浅水池中。当它们不小心将水藻中的气体吃下去时,身体就会鼓起来。
如果不及时放屁,灰鳉鼓涨的身体会浮上水面,很容易被掠食者捕食。而且更严重的事情是,它们的屁可能会直接让肠道爆炸。
灰鳉 | desertfishes.org
有些屁会要命,但有些屁却能救命。
对于索诺兰珊瑚蛇(Micruroides euryxanthus)和西部钩鼻蛇(Gyalopion canum)来说,放屁是有防守作用的。许多蛇都会发出警告声,有些“嘶嘶”作响,有些则是“嘎嘎”声,而这两种蛇则是通过放屁声来作为防守警告。
索诺兰珊瑚蛇和西部钩鼻蛇将放屁作为一种防御手段。| Death Valley Jim、californiaherps.com
为了发出声音,蛇会收缩括约肌,迫使空气排出。这种行为会产生一种短暂的爆破声,听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放屁。而且它们还可以放松再收紧括约肌,重复放很多个屁,而且声音大到两米外都能听到。
这张图并不准确,因为科学家一般认为鸟消化速度太快,所以不会放屁。| Giphy
不过,放屁不仅仅是一个开玩笑的话题,除了对于动物饮食和消化的重要研究领域,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,就是对环境的影响。
这里说的影响环境可不仅仅是“臭”。研究发现,由于白蚁放屁,它们被公认为全球重要的甲烷来源,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5%至19%。
白蚁也是放屁能手。| Pixabay
而其他的脊椎动物的屁也会造成对环境的影响。据估计,一头奶牛每天打嗝和放屁会产生160 到 320 升的甲烷。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估计,牛、猪和鸡等家畜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4.5%。
牛就连屁都很“牛”。| Pixabay
而在今年芬兰的一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发现,就连圣诞老人的交通工具——驯鹿的粪便也会增加甲烷排放量。
没想到就连圣诞老人都不是“低碳出行”了……| pixabay
最后,屁真的会爆炸。
2014年,在德国的一家农场牛舍中,由于冬季通风不良,牛排出的高浓度甲烷引发了爆炸,不仅炸毁了牛棚屋顶,还炸伤了几头奶牛。
来源:把科学带回家